2月的井冈山,云遮雾绕。
90多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成为漫漫黑夜的指明灯。
90年后,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全面小康的起点。
历史在这里交汇,不变的初心、不变的使命,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战场,一以贯之的是为民谋幸福的承诺,是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19.03万井冈儿女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去年,井冈山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7年的9556元增至2021年的14551元。
接续奋斗再出发,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5周年之际,记者深入井冈山,感受山乡巨变,探访老区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
▲脱贫五周年的井冈山。摄影︱江西日报记者吴文兵 吴福清
接续探路
井冈山脚的源头村,有一条3.1公里的羊肠小道,曲折蜿蜒,直通黄洋界。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战士们,为解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给养,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挑上了井冈山。从此,这条小道被誉为“挑粮小道”。
穿越时空,一脉相承。如今,共产党人沿着“挑粮小道”走上了康庄大道。
2016年2月2日,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他深情地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井冈山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脱贫道路。
以“乡有扶贫团,村有帮扶队,户有责任人”为标准,全市3000多名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走脱贫路。
以精准为核心,井冈山创新红、黄、蓝“三卡识别”办法,做到识别上精准,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的脱贫要诀,涵盖产业扶持、保障兜底等脱贫举措核心要义,推动贫困群众认清形势、找准道路,坚定地跟着党和政府走;引领党员干部对症开方、精准施策,真心实意带着贫困户干。
于风云如烟的竹林深处,在阡陌纵横的乡村沃野,井冈山党员干部挥洒青春和汗水,把星火撒播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脱贫群众的幸福指数。
▲万象更新的神山村。摄影∣江西日报记者吴文兵 吴福清
2021年9月29日,刚上任的井冈山市委书记傅正华在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前,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赓续井冈山精神,旨在推动井冈山更高标准“衔接”、高水平“民富”、高质量“村强”、高品质“景美”、高效能“人和”。
新征程的铮铮号角已然吹响,在“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一个新的井冈山正在拔节生长。
聚焦基层基础,井冈山学习革命斗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实施“四项提升”工程。44名县级干部每人带头包干2个村、140余个市直部门和驻市单位帮扶128个村;抽调6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扎实巩固先进村党组织19个,提升后进村党组织4个;打造“红色名村”29个。
围绕产业、就业、创业,聚焦乡村人才,井冈山从三处发力。
——选好排头兵。通过以实战实效赛马、选马,为全市96.7%的乡镇配备了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党政正职,90%的村书记成为“双带头人”。
——锻造生力军。开展“四请四回”活动,吸引399名井冈山籍人才返乡创业;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累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528名,60%以上的农村党员掌握了一门致富技能。
——以乡村能人示范带动。建立“乡村能人工作室”“乡贤馆”,引进外地人才、乡贤人士,鼓励本地外出务工能人回乡投资、创业,培养壮大本土帮贫带弱力量,实施“党员示范带动工程”。
▲焕然一新的古田村。摄影︱江西日报记者吴文兵 吴福清
红绿相映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沿着历史的脉络,井冈山人闯出了一条条新路。
这里,层峦叠嶂,千峰竞秀,林海苍茫,7000多公顷次原始森林郁郁葱葱。
蜀水河畔,黄坳乡黄坳村,森林覆盖率达90%。去年,村庄以建设“红色培训教学点、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契机,健全完善基础设施,扩容提升红色基地。仅去年就接待研学学生3.6万余人次,参与农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达20万元。
茨坪镇土岭村,古树参天,一条山溪在此形成四个清水澄澈的水塘,由此形成了半亩方塘旅游度假村。
这里,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4.8万多名英烈。这片热土已经成为后人汲取信仰力量的精神高地。
“焚烧田契债约”“穷人没有饭吃,到土豪家里挑谷子”……井冈山拿山镇长路村,曾经写满标语的老屋,如今已改造成雅致的民宿,吸引着一批批游客。
读一段鲜红的党史,品味信仰的甘甜。柏露村,这个召开过事关红军生死存亡会议的村庄,大力修复提升“柏露会议”旧址,新建历史展馆,挖掘“四个一”故事,打造红色讲解队伍,成为一个“有史可读、有景可看、有情可寄”的红色旅游新村。
井冈山打破地域限制,整体规划打造,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了一个全山覆盖、全域循环的“红色综合体”。
把山区变景区。井冈山以“全域旅游、全民创业、全村美丽、全面小康”的发展思路,形成村村有看点、处处是景点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串联茅坪、大陇、柏露等村,围绕“一带一区一园”布局,打造具有井冈山特色的“红旅融合、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示范区。
让农户变商户。井冈山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鼓励发展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户外休闲、研学培训等乡村旅游,打造了陇上行度假村、长塘古韵等一批精品示范点,目前全市发展民宿350家,客房6000余间,1万多个床位,群众搭上了旅游发展的致富快车。
变优势为财富。井冈山以拿山、碧溪、光明等乡镇为重点,全力打造井冈蜜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以厦坪、龙市等乡镇为重点,壮大红米、南瓜、茄子等规模化种植,依托红色体验式农业,开发“红军粮、红军菜、红军果、红军餐”等特色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
▲神山村竖起“为您点赞”金色雕塑。摄影︱江西日报记者吴文兵 吴福清
人民之赞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物资匮乏,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村民,村民李尚发分到食盐后舍不得吃保存下来,直至1959年,老人将这罐珍藏了31年的食盐捐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数次打退敌人四个团的进攻,胜利的力量源自群众。
一罐盐,一次战斗,正是当年红军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生动写照。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党和红军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故事不胜枚举。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赢得了群众支持,更赢得了民心。”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馆长林道喜说。
诚哉斯言。
1月26日,“为您点赞”金色雕塑在神山村揭幕,80岁的老支书彭水生大拇指高高竖起说:“这是神山之赞,更是人民之赞,6年前我这样为总书记点赞……”
▲井冈山拿山镇草莓基地。摄影︱江西日报记者吴文兵 吴福清
去年,神山村脱贫户彭夏英家里好事连连:小儿子彭张卫留下来打理农家乐,身边多了一份陪伴;大儿子结婚了,还添了孙女。“尽管受疫情影响,民宿和农家乐收入略有降低,但儿子挖笋就挣了8000多元,现在一切都比以前好,今年一定比去年好。”幸福的笑容挂在彭夏英的脸上。
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说:“在神山村,每家每户都存满了腊肉,我也把厨房装修一番,弄得干干净净准备今年迎新客。感谢党中央的好政策给神山带来的发展机遇。我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新春伊始,古田村脱贫户艾小英就规划起自家庭院,她说:“家里有20个床位,在城里算是一个小小的宾馆呢,我打算在院子里种桂养菊,把美丽庭院打造好,迎接客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井冈山养殖业。摄影︱江西日报记者吴文兵 吴福清
一场上演了10年的大型实景剧,600多名拿山镇村民带着娃、拉着牛参与演出,他们轻轻松松吃起了旅游饭。
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印证:当演员、开农家乐、卖土特产……井冈山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一场演出22元、一顿红军餐33元、一个床位50元……去年,全市旅游回暖回温,年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4.26%、24.4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昔日的打工潮到创业潮,井冈山又迎来新景象。
新城镇黄夏村谢玉龙从深圳回来10多年,在山上一直坚持养鸡,年收入稳定在数十万元,他越来越笃定自己的选择。
受益于海伦堡控股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结对帮扶,东上乡浆山村蜂农陈运福大胆进行二次创业,从100箱蜂扩大到300余箱蜂,去年利润就有20多万元。
▲井冈山九丰农业博览园。摄影︱江西日报记者吴文兵 吴福清
2014年,来到拿山镇种植蜜柚的井冈蜜柚强盛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洪顺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修筑山路、深打水井,挺过寒潮后,战胜旱灾,去年果园迎来丰产期,收获近百万公斤蜜柚。他说:“农业靠天吃饭,但是井冈山政策好,我才有信心扎下根。”
与蜜柚基地遥遥相望的九丰农业博览园内,丝瓜苗、西红柿苗生机盎然,春节假日仍有数十位村民在田里帮助丝瓜绕线爬藤。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安源说:“在井冈山创业,员工有人帮忙找,村民干活不偷懒,而且这里治安特别好。”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为井冈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
近年来,井冈山发展跑出“加速度”,先后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中国旅游百强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