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年春,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军事“围剿”的开始,驻湘鄂赣根据地的敌军和地主武装,对我宜春苏区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军事行动。当时,因敌四十三师残部,已奉命他调,敌朱耀华的十八师,又纠集各地地主武装,共同配合,向宜春苏区逼进。他们的具体军事部署是,由国民党县政府去策划和整顿地方反动武装,收集枪枝,组成警察队,由敌五区区长王家琳兼任队长,并令其进驻巉塘,收购枪枝,扩充队伍,扼守我苏区边界。
当时地方反动武装实力较强的是曾鹤永的第九守望队,它辖两个枪队,驻辽市院前。另外,国民党宜北第一守望队驻楠木盘田(即金瑞的大一图地主武装),还有敌宜北第二守望队驻山田(即山田队),此外,还派谢希玄带领敌队进驻彬江一带。这些地主武装均以敌十八师朱耀华部为依靠,以“围剿”和封锁我苏区为主要目标。此时,朱敌本身,除以部分兵力驻守温汤刘坊一带,以阻止我在萍乡大安里及田心、刘坊一带的活动外,大部进驻在宜春和万载的边境地区,其中以敌邓毅的一个营常驻在金瑞,以阻止我军进攻洪塘、宜春,并策应各地守望队,共同配合,对我苏区进攻。此外,萍乡赤山桥的潘伯达,桐木和上栗市的李春明、黎惠斋等敌,也妄图从四面包围苏区,使我们首尾不能照应。同时敌人还使用政治阴谋手段,派出奸细,打入苏区内部,哄骗我宜五区特务连连长唐思吉叛变,企图削弱苏区的力量。
3 月,敌人开始军事行动,敌十八师驻金瑞的邓毅营,首先攻打我慈化石围苏区,包围我县苏维埃政府,紧接着,各地的国民党地方守望队纷纷蠢动,使我苏区和县苏维埃政府遭受严重的威胁。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苏区,湘鄂赣省红军主力——红十六军,此时已到宜春,红军独立师也在宜春参战。在红军的领导下,苏区军民一齐出动,互相配合,对敌人的军事“围剿”展开了反攻。
4 月初,红十六军九师李锷(师政治部主任)率部在金瑞包围痛歼了敌十八师邓毅营;与此同时,红军独立师在辽市与敌朱耀华部也展开了激战。尔后,红军还率众数千(包括有游击队和赤卫队等),大举东下,从白沙、江东、坑西、巉塘、西村等地,一路打击敌守望队,并扑向宜春县城。我部进击到城郊凤凰山,准备攻城。反动派大为震惊,后因敌朱耀华部闭城固守,我军只得主动撤离。在此之前,红十六军九师,在竹亭街对面的松山边,包围了反水投敌的特务连,夺回了连人带枪共 200 余人的全连人员,五区叛徒特务连连长唐思吉被活捉,使敌人的哄骗政治阴谋遭到破产。
敌人的主力十八师遭到痛歼以后,宜春苏区军民又根据县委的指示,对驻守在苏区边境的地主武装展开了进攻。7 月,敌警察队由王家琳率领进驻坑西一带,以阻止我游击队在久集、大路边等地的活动,我五区游击队密切配合县独立营于某天深夜,从诺演、流田和流佳源等地发动进攻,将其全部包围,王家琳当即被活捉,敌警察队被全歼,使坑西到巉塘一带的敌守望队全被击溃,在宜西北地区开创了反“围剿”的新局面,游击队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展到了久集的大路边一带。
镇守在宜西北地区的国民党警察队和守望队被摧垮以后,接下来要消灭的是国民党山田守望队。山田,地处金瑞镇北部 10 公里处,东通峰顶山,北邻万载岭东,西达万载株潭,西南连接楠木,南接金瑞洖村,是金瑞重镇的门户之一。在军事上,山田具有高屋建瓴之势,若山田一失,则金瑞难保。
1930 年 6 月,由山田豪绅刘兴元、汤景、汤炳奎、刘兆兰、翟德士、翟友松、刘汉兴等牵头,联络洪塘谢梦春组织的“宜春北路‘剿匪’第一大队”,凑合 6 支步枪,在金瑞山田的汤家祠,组建了“宜春北乡‘剿匪’队第四大队第十二中队”(简称山田队),由刘兴元任主任、汤炳奎(绰号霉豆腐)任队长,刘汉兴任副队长,同时组织“农民队”,昼夜巡防。1931 年农历正月,该队改组为“宜春北路第二守望队第二大队”,与楠木盘田第一大队相互呼应。农历 3 月,因援助金瑞敌驻军十八师邓毅营攻打红军有功,邓营拨给步枪 5 支、子弹几箱,包括国民党宜春县政府拨给的枪枝,共有步枪 20 支、手枪 3 支、花机关枪 1 挺;这个“北路守望队第二大队”下分三个班,有 30 余人。1932 年 1 月,随敌十八师肖营进剿万载株潭、潭埠茵果桥,9 日,敌队长汤炳奎被我军击毙,由小岭人郭鸿松接任队长。农历 2 月,敌十八师师长朱耀华以山田队“勇敢可靠”,饬令七区自金瑞通电话至山田队部。1933 年农历 3 月该队改编为“国民党宜春县第七区义勇第五分队”,郭鸿松继任队长。
山田队成立后,在进攻苏区、围攻红军和苏区地方武装的罪恶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卖力。据统计,3 年多时间里,与红军和苏区地方武装展开规模较大的战斗就有 10 余次。它不但与苏区乡赤卫队、区游击队、县独立营(团)交战,而且还与我工农红军交战;它不但与本县苏区的地方武装交战,还与万载县苏区的地方武装交战;它既进攻本县苏区,又进攻邻县苏区。它不但配合敌正规军、豪绅武装进攻苏区,还胆敢单独进攻苏区。1930 年 8 月 19 日,该队曾打死中共宜七区区委书记余集民。
鉴于山田队顽固地坚持反动立场,屠杀革命人民的罪恶行径,为了拔掉苏区边沿这颗“钉子”,彻底歼灭这股顽敌,宜七区的党政负责人曾多次开会进行研究,但均无良策。
游击三中队队员阳友生家住楠木桥东源庙老上,是山田的近邻,他大哥阳长妹,原是楠木乡苏的赤卫队员,1932 年春便带着妻子、儿女和乡苏一起,来到了游击三中队驻地慈化芦家源,不久也成了游击三中队的队员;二哥阳五牙,楠木乡苏成立后,担任乡苏政府的清查委员,1931 年 7 月因伤回家;此外,阳友生的爱人和两个弟弟在家种田。
1932 年 12 月,阳友生听说家乡在施行保甲制,看到大哥阳长妹已带嫂嫂和侄儿们来到了游击队驻地,考虑到自己家属(爱人和兄弟)的安全,便和家住在山田邻村麻田的游击队员邹金牙一起,从游击队里各拖枪 2 支回家,意欲投奔山田队。山田队队长郭鸿松得悉后,考虑到阳、邹 2 人熟悉游击队内情,对山田队有用处,就同意他们 2 人到队里当兵,于是,不几天,阳友生、邹金牙就当上了敌山田守望队的队员。
阳友生、邹金牙带枪投奔山田队后,游击三中队和宜七区区委的领导,立即向中共宜萍县委作了汇报。县委认为,他们投敌,既是坏事,又是好事,由于阳友生的兄嫂还在游击队里,可以利用其兄回家去做阳友生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为消灭山田队出力,将功补过。于是,在上级授意下,游击队三中队队长黄国祥、指导员邹辰苟找来阳长妹,向他交代任务,共商具体办法。
阳长妹授受任务后,曾数次夜晚潜回老家,会见其弟阳友生,做他的思想转化工作,向他讲明:为了全家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也为了父老乡亲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要他们里应外合,帮助消灭山田队,将功补过。经过阳长妹反复做工作,阳友生终于答应给予帮助,约定了进攻山田队的时间和联络信号。阳长妹得到其弟阳友生的答复后,连夜赶回驻地,向游击队领导和县委作了汇报,请求县委派县苏武装协助这次行动。1933 年 8月 21 日夜晚,正是阳友生站岗放哨的时间。傍晚,宜萍县苏区独立团第一连连长陈兴海(即陈眯子)带领第一连 70 多人(步枪 32 支、手枪 1 支)和游击二中队 27 人(步枪 13 支、梭镖 7 支、鸟枪 4 支、大刀 6 把),赶到了游击三中队驻地芦家源。陈连长和游击三中队黄队长等研究了战斗部署后,当天晚上 10 时左右,随同游击三中队(29人、步枪 24 支、梭镖 2 支,鸟枪 3 支)向山田进发,深夜 12 时左右,部队抵达山田。第一连战士和二中队战士立即进入各重要路口防守,以防驻金瑞的敌军前来增援;三中队战士则潜入山田队驻地汤家祠对面山上的树林里隐蔽待命。
这时,天空月色朦胧,地面模糊不清。22 日凌晨 2 点,敌人驻地门口果然有火光晃动,紧接着又在空中划出了三个圆圈,黄队长心里明白,这是阳友生发出的行动信号,黄队长立即带领队伍涉过小河冲向敌人驻地,早已埋伏在河岸边的副队长万文生和战士傅福茂等也一跃而起跟上队伍,到达敌驻地门口和阳友生接头后(阳跳入身边的泥坑隐蔽),队伍立即散开,包围了整个营房。万文生、傅福茂、晏德才、晏根牙等人悄悄地潜入敌人住房,在敌人的鼾声中,将敌人的枪枝子弹收了起来,迅速退到大门口,和警戒在那里的战友一起,集中火力向敌人住房内射击,连放几排枪,住房里的敌人全部被毙。巧歼山田队的战斗,仅 20 多分钟就胜利结束了,除山田守望队队长郭鸿松和一名哨兵漏网外,其余 17 人全部被歼,苏区武装无一伤亡。是役,缴获步枪 17 支,手枪 2 支,花机关枪 1 挺,还缴获了子弹和其他军用物品。战斗结束后,县苏武装连夜返回游击三中队驻地,阳友生重新回到了游击三中队,当上了游击队员,部队还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庆捷会,表彰了阳友生的配合行动。战斗中所缴枪枝,全部补充给县苏独立团。就这样,名嘈一时的山田守望队被一举歼灭,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革命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宜萍苏区军民的必胜信心,进一步巩固了宜萍苏区的区、乡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