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华全媒+| “粮王”启示录

2021-09-23 18:35  阅读:4974 

有这样一群人,或是务工返乡青年或是商界“跨界”人才或是“海归”人员……却相会在广袤的田野,以种粮为事业,怀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豪情,关注着“一粒米、一碗饭”。

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粮王”!

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在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的江西,记者走近老中青三代10位“粮王”,倾听他们的创业故事,聆听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思索着这个群体带来的时代启示。

“粮王”之“牛”:年产粮可满足59万城市成年人口粮需求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大浦村种粮大户李春华行走田间,看着一片片晚稻秧苗,喜色漾于眉宇。今年,他种的早稻喜获丰收,产量、价格均超过往年,今年晚稻也栽插完。

李春华是袁州区远近闻名的“粮王”,他流转了7200亩耕地自种自管,还托管了周边1200亩耕地,去年晚稻和今年早稻总产量达1320万斤。

“你一个人产这么多粮食,算过一年能养活多少人吗?”记者问道。

“种田这么多年,这笔账真还没算过!”李春华若有所思地说。

根据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尹建华提供的一份数据,目前一斤干谷平均出米率为65%,每位城市成人每年消费口粮的均值约为300斤干谷(195斤大米)。根据这一标准,李春华“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我一年生产的粮食竟然能养活4.4万名城市成年人!”李春华脸上的喜悦变成自豪。

江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不少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正加快向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转变。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21年初,江西全省土地流转率已达50.3%。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四级调研员王晨深有感触地说:“土地流转情况表明,一些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已出现从‘散户’种植为主逐步转到‘大户’种植为主的深刻变革!”

江西省高安市黄沙岗镇狮子村“80后”女种粮大户刘迎锋在稻田里操作无人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春园摄

记者采访了来自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等江西境内粮食主产区的10位“粮王”,他们种植或管理面积在3000亩到上万亩不等。除了李春华,还有9位“粮王”进入我们的视野:安义县“粮王”凌继河、进贤县“粮王”邹良的承包自种农田面积都在1万亩以上;高安市“粮王”丁旦和吉安市青原区“粮王”罗昭明的承包自种农田面积在1万亩左右;丰城市“粮王”雷应国、新干县“粮王”魏仕连、余干县“粮王”朱木华和陈冲的承包自种农田面积均在3000亩以上;奉新县“粮王”吴吉亮带领周边农户“统产统销”,组织耕种了5万亩农田。

记者发现,从去年晚稻种植到今年早稻收割的一年时间里,这十位“粮王”承包自种农田生产的原粮总量达到1.78亿斤,其中年产粮量最高的“粮王”产粮7000多万斤,最低的600多万斤。这意味着10位“粮王”一年粮食产量可满足大约59万城市成年人的口粮需求。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刘国昕赞叹道:“种粮大户对江西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超过6成,这10位‘粮王’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生产了相当于一个中等产粮大县的粮食。他们不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领者!”

“粮王”真“牛”!

“粮王”之变:多数跨界而来,从商贸老板到“海归”人才

记者采访发现,10位“粮王”中有3位一直在从事农业相关行业的工作,另外7位进入粮食行业前有的是商贸企业老板,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海归”人员……他们大部分出生农村,对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怀,或三四十岁、年富力强,或管理经验丰富,或资金实力雄厚,纷纷作为创业者涌入农村这片“绿海”。

江西高安市石脑镇“90后”种粮大户丁旦在自家的大米加工厂文化墙前留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春园 摄

——“海归”人员下地种粮。江西高安市30岁农村小伙丁旦,2015年从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后,返回老家高安市石脑镇种水稻和经营粮食加工。丁旦的家人希望他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安家立业,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被丁旦“鼓动”一起回乡的,还有一群和他一样愿意扎根农村的大学同学、同乡,他们创办了高安市荷悦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经营着粮油公司,一起立志“要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新跨越,下岗职工到种粮大户的嬗变。40岁的雷应国是江西省丰城市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999年雷应国进入供销合作社工作,不久后便碰到供销社改制,2000年下岗后做农资生意。有一次,一位老主顾上门转了转就要离开,雷应国问起缘由才得知“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大多干不动农活,对农资需求变小。”这番话开始让雷应国陷入深思,2006年他开始承包土地种粮。

经过10多年发展,雷应国已成为自种3400多亩、订单面积29000亩的“粮王”。他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创造了第一个租用植保无人机实施病虫害防治、第一个实行工厂化育秧等当地种粮的5个“第一”,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转型。雷应国也实现从下岗职工到种粮大户的嬗变。

雷应国说:“每次看到跟着我一起种田的农民,他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心里也觉得特别踏实,更加坚定了要把田种好的决心。”

——非农高端人才集中跨界种粮。在位于鄱阳湖边江西余干县的江西鹏辉高科粮业有限公司,记者发现这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七成以上的中高级管理层是“85后”,三成以上是研究生。“粮王”、公司总经理陈冲是一位28岁、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的“跨界”人才。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娟32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人秘经理彭雪慧29岁,毕业于澳洲麦考瑞大学的研究生;基地经理胡志斌35岁,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有10年农业相关工作经验;加工厂厂长万国夫33岁,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

2019年1月18日,安义县“粮王”凌继河(右三)给农民员工发放奖金。(新华社资料片)

——企业家携丰富管理经验返乡种粮。60岁的凌继河是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从事农业之前,一直在外做建材和手机销售生意。老凌对农村这片土地怀有很深的感情。2009年,他不顾家里反对,决定弃商从农。回忆起10多年前决定,凌继河记忆犹新:“我背着大包现金,走进一户又一户村民家里,谈好土地流转后立即现场现金兑现。2010年我就流转了4700亩土地种水稻。希望通过行动让大家看到种田一样有奔头,在农村一样可以有体面的生活。”

如今,凌继河不仅有自己的粮食烘干厂、稻米加工厂,还注册了自己的大米品牌,打通了粮食生产的整个产业链条。走进凌继河的公司,陈列着不同品种的品牌大米,重点打造的品牌大米品种每斤售价7.8元,土地亩均产值达到2700多元。跟着他种田的农民基本上都盖了新房或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买了新车。

放眼广袤农村,“粮王”和种粮大户们引领农业驶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江西高安市种粮大户黄敏在展示农机上加装的自动导航系统。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春园摄

“粮王”之新:种好粮,从管理模式创新开始

21世纪的地怎么种?“粮王”多有思考。

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完成“机器换牛”的跨越。从耕牛到“铁牛”,从直播、抛秧到机器插秧,从人工施肥到无人机喷药。“粮王”们无一例外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粮,旋耕机、无人机、收割机,成了他们的“标配”。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副处长付志勇说,截至2020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以上。

这背后是粮食行业的重资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记者采访发现,这10位“粮王”中,累计投入机械设备、厂房建设修缮等固定投入少则400多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在新干县“粮王”魏仕连的农机仓库,停满了各种农机。魏仕连说,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他不断更新农机设备,如今翻耕、插秧、收割等环节都是机械作业。目前,魏仕连已在各类农机上投入400多万元,3800多亩自种农田每年燃油支出就达到38万元。

规模化的粮食生产呈现重资产化、全程机械化趋势,如何将这些资产以有效的方式在生产管理中盘活,则是对动辄种植上万亩农田“粮王”们的最大考验。

经过多年探索,江西“粮王”们也各自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种粮现代化组织方式,模式各有千秋,核心都为种好粮。

一是公司化管理的“田股东”模式。凌继河在粮食生产管理上建立了“流转有租金、入股有股金、务工有薪金、超产有奖金”的激励机制。他把自己流转的土地切块交给其他种粮能手管理,确定一个基本产量。这些种粮能手平时每月领取5000元工资,到年底则根据超额完成的产量领取年终奖。如今凌继河已连续第十年给种粮农民发“年终奖”,累计为当地种粮户发了3100万元“年终奖”,带动当地传统农户成为拥有租金、薪金、奖金、股金的职业农民。

二是分层负责的“田管家”模式。丁旦刚开始种粮时,就在当地首创了一套种田组织管理模式,并取名叫“田管家”。“田管家”是一种分级管理模式,土地流转以后,合作社分区域委派“总管家”,“总管家”在区域内根据情况选拔村、组“小管家”。“田管家”们既拿工资,又拿分红,比自己种地要划算得多,积极性也更高。

三是统一标准的“田社员”模式。吴吉亮在2012年与妻子一起带领周边农户成立春晓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社员”的运行模式,从事优质水稻种植、加工和销售,致力于“从农田到餐桌”完整产业链的建设。合作社成员统一选种、统一施肥、统一喷药,让农资采购成本下降了10%至20%;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种植方式,又使水稻产量增加了10%至30%。

“粮王”之情:创新突破,行稳致远

“粮王”,在坚守中勇于作为,在创新中行稳致远。

在人前,他们是头顶光环的“种粮大户”;在心中,怀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豪情;在背后,种粮靠天吃饭,投入大,风险大,如何提高种粮效益是“粮王”的必答题。

采访中记者发现,“粮王”们纷纷探索创新,向管理和科技要效益;推进多元化经营,增加种粮综合收益。

——问科技要效率。“秧好一半禾”。当不少种粮户还在沿袭传统的抛秧、播种时,邹良就在密切关注育秧工厂、机插等高效种植方式。邹良3万亩承包自种农田几乎全部采用机插方式种植。他表示,现代化种植方式能起到“降本增效”作用,以前他每亩田要用10斤种子,如今六七斤就够了,亩产从900多斤提升到1100多斤。邹良打算明年引进温室大棚和全自动化播种流水线,进一步提升育秧和机插的效率。

——向品质要效益。雷应国种植的富硒大米包装上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大米产地的气候状况、环境条件、土壤品质等信息一目了然。因为记录了水稻播种、成长、抽穗、成熟、收割的每个环节,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雷应国种植的生态富硒大米“身价”也跟着涨。“这种富硒米卖到了18.8元一斤。”雷应国说,尽管价格比当地普通稻米高出数倍,市场上仍供不应求。同时,通过精深加工大米,雷应国延伸稻米产业链条,引进高端稻米加工设备,引入大米酿酒、婴幼儿米粉等生产技术;通过品牌打造,构建“雷应国大米”“雷代表大米”品牌文化,挖掘稻米增值效益,增强企业影响力。

——向多元化要收益。陈冲非常关注市场行情,并有自己的深刻分析。他告诉记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种粮效益也面临“天花板”,要想增收,必须进行多元经营。陈冲表示,他带领公司团队主抓电商,目前线上大米销售只占全部的20%,但他相信这只是开始。他联合其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准备实现“强强联合”,开通线上农产品销售平台。目前,他们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以短视频平台为阵地,直接面向全国销售当地知名农产品。

——政策扶持让“粮王”之路走得更远更稳。罗昭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种粮户获益匪浅。过去漏肥、跑水、缺路的低产田如今变成了保肥、保水、能驶入大型机械的高产稳产田,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使得土地流转相对容易,更适合规模化种植。他说,自己万余亩承包自种农田有九成以上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当然,国家政策优惠扶持还不止这些。今年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弥补今年以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增支影响,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朱木华说,粮食年产数百万斤的“粮王”们是这个政策的重要受益群体。种粮比较收益偏低,抵御天灾、市场冲击的能力相对不足,未来,希望进一步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性,进一步体现“多种粮,多扶持”。

一粒米,大如天。譬如禾谷,未灌浆时为“英”,正灌浆时为“秀”,已灌满时为“实”。“粮王”们就像一株正在走过这一历程的佳禾秀谷。这禾谷,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承载了乡村振兴的梦想!

10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