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别人外出务工,他却回家种地

2020-09-16 17:01  阅读:6050 

“他种了很多田,都种到其他县去了……”在袁州区彬江镇英山村,只要提到彭晚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村民都喜欢称他为“彭大户”。

彭晚苟正在直播带货上世纪90年代初,十多岁的彭晚苟随着打工潮南下广东,后又辗转浙江等地务工。一直到2012年,他看到村里因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在外打拼的他决定反其道而行——回家种田。“一方面,政府有很多政策,鼓励规模化种田;另一方面,又能照顾到家里,我就决定承包村里的35亩地来种。”谈起当初的选择,彭晚苟轻描淡写说。

每年国家对“三农”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增强了彭晚苟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勇气。“2014年,种植面积就增加到了670亩,后来不断增加,到今年已经有几千亩了。”彭晚苟告诉记者。承包几十亩地种粮,对彭晚苟来说还相对轻松,但当规模不断扩大,达到几百亩时,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请人栽种,收割成本高、效益又低。”彭晚苟算了笔账,“600多亩田,请人工就需要20多万,而且几十个人做,要近一个月才能做完。”

彭晚苟聘请当地贫困群众干农活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了彭晚苟扩大种植规模路上最大障碍。思前想后,他决定走机械化耕作道路。2014年,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彭晚苟购买了第一批耕作机和收割机。“以前要几十个人做一个月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两三个人,十几天就能做完,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时间。”彭晚苟笑着说,“自己还多种了一季油菜,在每年开花的时候,有很多人会来游玩,间接带动当地农产品的销路,增加了28万余元收入。同时帮助300余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21万元。”

如今,彭晚苟又购入了7台耕作和收割机器,10台无人喷洒机,成立了英山丰收家庭农场,加入了益农信息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商标,正在一步步向品牌强农之路进发。

谈到未来发展,彭晚苟信心满满:“种地不是不挣钱,只要规模化、科学化,种地也能挣大钱。”目前,彭晚苟正在升级“水稻庄园”,并对现有水田进行格田化改造,拓展水产养殖,建设鱼塘,新建厂房,为下一步发展观光农业做基础性铺垫。


7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