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袁州传奇】秀江的由来

©原创 2023-10-17 21:36  阅读:5483 

秀江街道东与官园街道交界,南与灵泉街道隔河相望,西与化成街道毗邻,北与官园街道交界。明清时属宜春县四隅四厢。1949年之前分属宜春县第一区、城关区。新中国成立之初设上水关、下水关二街政府,又称河北街政府,1956年合为秀江街道,1968年改名为永红街道,1979年恢复为秀江街道至今。辖有袁山、官山、秀江、下水关、崔家园、高士、昌黎、宜阳、潭前9个居民委员会;下设146个居民小组。

秀江是袁州的母亲河,袁州古城依水而建。古诗云“十里五里碧滩接,一桨摇出青山青。推篷回首望长江,袁江远在千山上。”相传秀江之水自圣域神山而来(源于武功山白鹤峰),一路汇聚小河溪流形成江河浩荡,带着神秘和灵气注入主流赣江。上游段称“芦水”(也叫芦溪),流经袁州段汇入了清沥江、新田河(稠江)等支流,水面宽60~120米,称“袁水”(也叫袁河),河道宽阔,景色秀美,因此流经中心城区的河段被称为“秀江”。秀江街道即因辖区有秀江而得名。

袁州古城池主要在秀江街道范围内,因此该区域文化底蕴深厚,寄托了袁州人民的家乡情怀。古袁州府衙就在秀江边,时光回溯到历代,西汉大将军灌婴率军安扎于此,筑城起名宜春;宜春侯刘成思乡心切筑宜春台西望长沙;唐809年袁州刺史李将顺引水入城,房琯兴学,韩愈端坐府衙审案释奴,李德裕伫立春台叹江山如此秀美,卢肇状元返乡时的全城锣鼓喧天;袁州进士半江西,家家生计只琴书,晚唐郑谷返乡,袁州一度成为全国诗坛文化中心。南唐时(954年)由袁州刺史刘仁瞻在宜春台西侧初建袁州谯楼,后完善为迄今世界最早的古地方天文台。南宋淳熙年间的大成殿是袁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学府建筑。明清间规模宏伟壮观……这一切都曾经真实发生在秀江河畔,目前袁州古城已规划修缮一新,即将向世人展示千年秀江和袁城的厚重文化,袁州人至今引以为傲。

袁州民间艺术有一项传承至今:袁州评话。相传清乾隆年间,上水关有一位叫刘泰祥的穷书生因病双目失明,父母又双亡。为了生存拜“东行”派师傅学袁州评话,他继承又发扬了传统形式,内容来于生活,结合评话与道情,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他组建盲人戏班,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艺人。为促进袁州文明发展有着很好的教化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袁州评话传到今天依然热度不减,秀江街道为此申报了世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创作的评话《小平小道》获江西省首届老年文艺调演一等奖,继而进京参加全国老年文艺调演汇报演出荣获金奖。2004年宜春评话入选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


来源:吴宇

编辑:赵思阳

编审:甘露



9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