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这个学期的课,我们就要退休了。”6月27日,在慈化镇山楚小学,年近60岁的老教师汤宜明、李昭平有着千般的不舍。
慈化镇山楚小学老教师汤宜明(中)和李昭平(最右)领着放学的孩子们
在慈化乡村,有这样一批教师,把全部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乡村教育,守护着乡村孩子的未来和希望。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他们将一批批学子送出乡村,自己却留守乡村,用烛光点亮乡村。1979年,17岁的汤宜明高中毕业后,因山楚小学缺老师便去代了两年课。第三年,他在山楚煤矿当电工,后来顶父亲的班去供销社工作。“我想去教书。”汤宜明试着问父亲。教书育人,利国利民。在父亲支持下,汤宜明成了山楚小学的一名教师。从那时起,汤宜明辗转于新塘、西山、武东、柘塘、山楚等6所村小教书。
汤宜明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乡村小学条件艰苦,很缺年轻老师。43年前,17岁的李昭平也加入乡村教师队伍。一年又一年,他跋山涉水,风雨无阻,从未动摇。他说:“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灿烂天真的笑脸,让这份坚守变得更有意义。”多年前,有些孩子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他们就上门劝学,用自己的工资担保,写张字条交到学校,让面临失学的孩子重返课堂。“有些还不起的或忘记还的,我们也不计较那么多了。”李昭平说。
李昭平带着孩子们上劳动实践课
“我和李昭平在一起共事30年了,年轻老师来来去去,我们俩一直在乡村教育岗位坚守。”临近退休,汤宜明很不舍地说,“我们离不开学生,学生也需要我们。”他的教学成绩年年在全镇20余所小学中名列前茅。从教40多年,他教的学生,个个爱学习讲文明,受到广泛好评。随着乡村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乡村教师断档问题逐步得到化解。慈化镇中心小学校长罗会年告诉记者,全镇有19所村小和2个教学点,共有370多名小学教师,平均年龄28岁。乡村小学年轻老师多了,但流失情况也不容乐观,有流动进城的,也有辞职不干的。汤宜明、李昭平两位老教师的坚守,是引领,更是激励。山楚小学年轻老师林包根把汤宜明、李昭平两位老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除了学教书,还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说:“无论冷热,汤老师、李老师都比我们来得早、走得晚,上课更受孩子们欢迎。”即将离开教师岗位,看到一个个像林包根这样的年轻教师成长起来,汤宜明、李昭平感到由衷的幸福。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更需要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