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选课走班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陈伟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在一个固定的班级(行政班),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学生还可以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的教室(教学班)。选课走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4号),对普通高中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实施作了明确要求。下面,就开展选课走班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策略做一些阐述。
一、实施选课走班的意义
改革后,高校招生不再分文理,高校可根据专业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关联度提出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相关专业提出的科目要求选择选考科目。我省新高考模式确定为“3+1+2”,“3”: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1”:从物理、历史中任选一门作为选考科目;“2”: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一共有12种组合。面对学生的选择,显然不能像现在一样按照文科、理科分两类编班,也不可能按照12种情况分别编班,只能实施选课走班。
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改革。
1. 选课走班制度,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解放
从具体的改革内容上看,选择性的教育理念渗透在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之中。这一理念,既是国际上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以选择性教育理念为指导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而撬动基础教育的改革,让学生在选择中成长起来,是破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学习的选择性是现代学习的重要特征,对科目的选择则是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制度,是学生在知识基础、兴趣、发展上的差异在制度上得到尊重和保护,是学校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体现。选课走班制度创造了老师施展的机会,也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充分体现着对人、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2.选课走班制度,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本次高考综合改革,从机制上保障了高中学生修习好国家规定的所有必修课程,为终身发展奠定综合素质基础;另一方面,赋予学生充分的课程选择权和考试自主权。这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后文理可交叉组合,打破了以往文理学科一分为二的局面,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高校的招生要求、以及将来的专业方向及职业兴趣,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三科,学其所好,考其所长,有了更多自主权,这是对学生兴趣的最大满足,将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选课走班带来的挑战
对学生来说:相对于传统高考的一刀切,选课走班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发展空间。对学生来说,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学生从高一就要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由于高等院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需要自主设定选考科目,走班教学与传统的行政班教学相比组织相对松散,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教师来说:选课走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学习什么、跟谁学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安排为自主选择,相关学科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将直接关系到有多少学生、甚至于有没有学生跟自己学,这对教师的教学将带来直接挑战。当选课走班逐步推开,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管理和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师师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家校合作”的管理协作体系将应运而生,除教学外,教师还需要承担课程开发、育人导师、学生成长导师、教学班学生管理等多个角色的职能,教师除教学外,还要有发现学生兴趣特长和学科潜力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选课和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不小的挑战。
对学校来说:选课走班大大增加了选择性,由考学生之短、学校之短变为考学生之长、学校之长,那些在学科建设等方面有局部优势的学校将获得竞争优势,大大拓展了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空间,普通高中学校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新高考实施后,选课走班如何组织,行政班与教学班如何并存,师资如何配备,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保证真实可靠,家校共育如何实现等系列现实问题将考验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智慧。新高考对学校办学条件要求更高,教学场地、实验设施及相应的学科教师配备等都是学校面临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直面挑战,这些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如:教师可以进行区域内的重新分配,学校的教学空间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等。
三、开展选课走班教学的策略
各地要指导普通高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制定选课走班指南,指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要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实施“全省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攻坚项目”,为选课走班服务。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学校提供课程说明和选课指南。学校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创造条件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开发精品选修课程,努力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学生依据学校公布的拟开课程清单,在导师、教学班老师、行政班班主任的指导下,参考家长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选课,慎重填写选课单。针对确有原因的极少数学生,允许其有一次变更选课单的机会。
第二、科学安排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校对各班汇总上来的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并作适当调整,最后编排出下一学期的课程表。学生依据学校课表确认和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形成自己的课表。学生自己的课表应至少包含3个要素: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也可以包含授课教师的姓名。
第三、着力完善管理制度。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第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师培训,对富余学科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对少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情况,通过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探索学校外聘教师以及购买服务等多种措施,缓解缺编问题。
第五、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建、改建、扩建部分高中学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
第六、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认真探索评价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师的绩效、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创新改革,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以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秩序规范有序。
自由即选择,选择即责任。哲学家萨特的简单几字,勾勒出自由选择之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江西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把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教师和学校实现更充分的自由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实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教育期望。新高考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是一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导向的大变革。学校也将抓住这一改革契机,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