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日的由来
“中华慈善日”于2015年11月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时提出,又经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并于当年9月1日颁布实施。其中第七条条文规定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由此,2016年9月5日也开启了我国首个“中华慈善日”的活动。慈善法规定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我国现有的特定日和纪念日;是和“国际慈善日”进行接轨。
2021年9月5日,我国第六个“中华慈善日”,活动主题为“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设立中华慈善日的意义
在法律上把慈善日规定下来,体现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有助于形成“全民慈善”的局面。“慈善日不一定要让大家捐多少钱,而是通过对慈善文化的回顾,通过对慈善法和慈善事业的宣扬,激励更多人关注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慈善事业付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华慈善日标志
2019年9月2日,民政部在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中华慈善日”标志。
标志的设计理念
“中华慈善日”标志的设计主题是:慈善之光温暖八方。标志以红色为基色,整体为圆形,内部分别由上方图形和下方“中华慈善日”中文或英文文字构成。数字9和5,组成一盏明灯,“灯”的上方散发出8道黄色光线,寓意慈善之光向八方散播,照亮世界、温暖他人;9的中间位置设计为一颗红心,既寓意慈善工作者和参与者听党指挥、为国奉献、推动社会进步的慈爱之心,也寓意慈善事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为民爱民之心。绿色数字5,与白色数字9结构上融为一体、色彩上对比鲜明,共同展示出“中华慈善日”的日期。标志简洁大方、结构紧凑、色彩明快,寓意深刻、容易识别、便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