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访
红军五次反“围剿”战争:不周山下红旗乱
江西日报记者 李芳
▲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旧址。图片由宁都县委宣传部提供
90多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领红军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创中央苏区,进行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和伟大实践。苏区的建立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从1930年到1934年,蒋介石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对中央苏区以及湘赣、湘鄂赣、闽浙赣等苏区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围剿”。
当时,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三省,而在红军反“围剿”斗争中,宁都是当时的决策指挥中心和主战场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宁都,触摸那段峥嵘岁月,追寻红色记忆。
形成红军作战原则
宁都县郊翠微峰下,一座红色的建筑巍然耸立,建筑上方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纪念馆左边矗立着一块石碑,形如一杆钢枪,直指苍穹。馆前的广场上,6根红色石柱相对而立,石柱上雕刻的红军战士或紧握钢枪,怒目圆睁;或头戴八角帽,傲然挺立;或俯身弓步,犹如即将扑向战场的猛虎……
1930年10月下旬,中原大战刚结束,蒋介石就开始部署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
彼时,国民党反动派纠集了10余万兵力,而中央苏区的红军只有三四万人,敌我力量悬殊,该如何与敌军决战?
“红军使用的是‘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宁都县委党史地方志办主任邱新民介绍,面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在罗坊会议上,我党确定了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先战略性退却,把敌人引到苏区内,依靠人民的支援,选择有利于红军的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于运动之中。
1930年12月1日,红军到达战略退却终点——苏区腹地宁都县西北部的黄陂、小布地区。
小布镇,宁都县西北部60公里处,清澈的小布河穿镇而过,离河不远的广场上,有一座主席台,主席台的布置还原了1930年12月25日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的情景。台上竖立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三人的雕像,雕像后方的幕布上悬挂着马克思、列宁头像和中国工农红军军旗,两侧台柱上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副对联是毛泽东为大会所拟,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誓师大会后不久,1930年12月30日,红3军就直捣敌第18师师部,歼敌9000余人,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师长张辉瓒,取得龙冈大捷。几天后,1931年1月3日,红军又取得东韶战斗的胜利。
五天之内两战两胜,国民党第一次“围剿”被彻底粉碎。
小布赤坎村的龚氏宗祠,一座典型的客家建筑。1931年1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这里宣告成立,执行“管辖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党的工作”和“统一全国红军指挥”的任务。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央苏区军民,毛泽东豪情满怀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词的上半阕表达了第一次反‘围剿’大胜后的喜悦,下半阕则体现了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反‘围剿’战斗必胜的决心。”邱新民说。
第一次“围剿”惨败后,蒋介石并不甘心,从1931年4月到1931年9月,又先后发动了第二、三次“围剿”,每一次兵力都成倍增加,装备不断加强,但每一次,英勇的苏区军民都在毛泽东的军事方针指引下,将“围剿”粉碎。
回顾这段历史,毛泽东曾在他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这样写道:“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
筑起苏区铜墙铁壁
在宁都县,最有名的一道菜是“无盐汤”。
“无盐汤”不用名贵的食材、没有复杂的烹饪技巧,做的汤里不放盐。“无盐汤”就形成于五次反“围剿”期间。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欲使中央苏区“无粒米勺水之接济,无蚍蜉蚊蚁之通报”。严密的封锁,造成苏区物资严重匮乏,人体必不可少的食盐更是奇缺。
在这种情况下,宁都人民为了让红军战士能吃上盐,提出“炒菜少放盐,蒸汤不放盐”,从舌尖上省下食盐,可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革命胜利了,食盐不再是紧缺物资,但喝无盐的汤却传承了下来,人们喝的是无盐的汤,传的是当年的情。
在小布,至今还能看到当年“坚壁清野”留下的地窖。反“围剿”时,苏区人民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的号召,实行“赤色戒严”“坚壁清野”等措施,使进入苏区的敌人寸步难行。红军则得到了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援,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到处有人民群众做帮手,红军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龚氏宗祠外墙上的红军标语“争取江西首先胜利”仍然清晰,这是“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所写。“优待白军俘虏”“英勇的工农到红军中去”“拥护中国共产党”……漫步小布红色旧址群,红军留下的标语随处可见。正所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这些标语唤醒群众、鼓舞群众、团结群众,让苏区有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凝聚起坚定而强大的群众力量,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红军获得的不仅是苏区的民心,还有敌营的军心。1931年12月14日,驻宁都县城的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余人举行起义,带着两万余件武器,浩浩荡荡开往苏区,这就是著名的“宁都起义”。这支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在后来的长征中,一直担任后卫,获得“铁流后卫”的称号。
踏上艰辛长征之路
不周山,《山海经》中记载的天庭所在,旧秩序的象征。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 摄影|江西日报记者李芳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序厅内,两组巨大的雕塑撼人心魄:乌云像崩塌的巨石把天空填压得满满的,一道闪电由上至下把黑沉沉的天幕撕破;共产党人、红军战士化作一股无坚不摧的革命力量,怒撞旧中国的“不周山”。
1932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调集40万兵力,分三路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周恩来、朱德等继续贯彻执行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系列正确战略战术,不断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领导红军再次粉碎了“围剿”。中央苏区也进入了鼎盛时期,土地面积达到8.4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达到453万,党员数量13万人,红军部队人数达12万。中央苏区在政权、军事、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红军还利用缴获来的装备,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无线电通信兵队伍,红军的兵种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斗力有了质的提高。
短短几个月后,1933年9月,蒋介石又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发动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
在纪念馆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统计表》上,记者看到:硝石攻坚战斗,硝石未克,红军撤出;资溪桥攻坚战斗,资溪桥未克,红军遭受较大损失,被迫撤出战斗……广昌保卫战,红军伤亡5093人,被迫撤出战斗,广昌失陷;建宁保卫战,建宁失陷,红军撤出战斗……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否定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正确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在战争指挥上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错误。中央红军和苏区人民苦战一年之久的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
1934年10月的一个星夜,一支队伍高擎火把渡过秋风乍起的于都河,中央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巍巍青山,仰之弥高;硝烟散去,精神永存。气势磅礴、激烈悲壮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宝库,也激励着后人不屈奋斗,努力前行。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副馆长温新民说:“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布借助国家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如今的小布建起了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小洋楼,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好一副宜居宜游的乡村新面貌。
▲小布镇誓师广场。 摄影|江西日报记者李芳
党史链接
红军的迅速发展和苏区的日益扩大,直接威胁到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地位。因此,从1930年到1934年,国民党调集大批兵力先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妄图消灭红军,扼杀中国革命。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至1931年1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我军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以4万兵力迎击敌人,最终歼敌1.5万人,活捉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4月至5月,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分4路向中央苏区发起进攻。红军横扫700余里,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30万兵力,并聘请德、日、英军事顾问,分3路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红军依然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红军和苏区得到了很大发展。
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2月至3月,蒋介石纠集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周恩来、朱德依据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指挥打破了第四次“围剿”,并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伏击战范例。黄陂、草台冈两战,红军共歼敌3个师,重创敌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第四次“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兵力,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围剿”。此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了统治地位,在战术上犯了两个重要错误: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
专家视点
红军战史上的光辉篇章
卫平光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事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内容,“围剿”和反“围剿”是军事斗争的主要形态,正如毛泽东所说:“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在反对敌人“围剿”的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书写了红军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正确,很大程度上决定反“围剿”战争的成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拉开了创建人民军队的序幕,历经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最终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铸就了党指挥枪的伟大军魂,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正确分析客观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坚决抵制“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千千万万革命将士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在挫折中愈加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铸就了拖不垮、打不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
革命成功,尽在民众。苏区时期,党忠实执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赢得了苏区群众的坚定支持和真心拥护。军民鱼水情深,苏区群众踊跃完粮纳税、购买公债,积极参军参战、坚壁清野。苏区支前和参战的队伍达七种之多,如担架队、运输队、破坏队、救护队、洗衣队、向导队、慰劳队。时任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慨叹:共产党与农民关系如鱼在水,而国民党与农民关系则如鱼在沙。苏区时期,党紧紧依靠人民,建立起了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三位一体的人民战争武装体系,最终形成了“人民战争”的作战思想。
面对数倍于己之敌的疯狂“围剿”和封锁,毛泽东等实行游击战“十六字诀”方针,大胆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指挥红军连续取得巨大胜利,形成了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诚如毛泽东所言:“党创造了坚强的武装部队,因此也就学会了战争的艺术”。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逐渐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形成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等军事思想,解决了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杰出贡献。
反“围剿”战争锤炼了党的坚强领导核心,锻造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新型人民军队,丰富和发展了红军的战略战术,塑造了军民鱼水关系,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省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处长)
红色感悟
从炮火硝烟中读懂革命精神
李 芳
采访期间,记者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支撑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终究能够发展壮大,在内外压力的困境中仍能上下求索,历经苦难还能淬火成钢的到底是什么?
一本党章、半部电台、一块弹片、一份公函……在曲折漫长、艰苦卓绝、异常残酷的五次反“围剿”战争中,革命者曾经用过的物品都有着一个甚至多个感人的故事。品读这些革命文物,重温那段苦难而又辉煌的历史,感悟到其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不畏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力量。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一路走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中国共产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