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字的背后,一边是逝去,一边是重生。生死之间,器官捐献协调员作为“信使”,传递生命。
“器官捐献,真正之前写过捐献志愿书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发生了意外,临时发生的捐献案例。”单若毅介绍说,捐献者本人已经没有办法表达任何的意愿,需要直系亲属来同意捐献,沟通协调工作异常艰难。
对器官捐献协调员来说,把捐献请求说出口,已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工作中被拒绝是常有的事情,甚至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在单若毅的办公室存放着一个失败案例档案,记录着这些年中途失败的捐献案例。
“有些家属会在同意捐献后又反悔,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和他们充分沟通,并尊重他们的决定,直到最后一刻,家属都有权选择捐与不捐。”单若毅说。
2014年,江西赣州崇义县的一个捐献案例让他印象深刻。“捐献者有两个孩子,孩子什么都不懂,以为我是能够救到他们爸爸的人,他们就直接冲了上来,抱着我的腿,就在喊‘救救我们的爸爸’。”单若毅回忆说,自己当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哭得稀里哗啦的,最后还是捐献者的哥哥,说服他的亲属来签字同意捐献。
最后,他对两个孩子说,虽然救不了你们的爸爸,但是可以帮助你们的爸爸成为活在别人心目中的英雄。
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工作13年,单若毅先后成功协调几百例器官捐献,帮助上千名患者重获健康。
医学专业毕业的他,也曾觉得自己以后会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自己并没有直接拿着手术刀救死扶伤,但是通过我的协调,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我觉得这很有意义。”单若毅坚定地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