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政协委员风采】陈诗丙:为宜春创业者插上飞翔的翅膀

2020-07-28 09:11  阅读:8278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凝心聚力、沟通桥梁、建言献策等作用。

政协发挥的巨大作用离不开每一位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袁州政协联合秀江微语向大家推出《政协委员风采》专栏,讲述区政协委员故事,展现政协委员们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陈诗丙,宜春人,现任江西青年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州区政协常委、袁州区水江商会会长。

2016年,他成立青年谷创意产业园,为宜春有志青年创新创业、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成长提供平台和空间,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30余项。其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宜春市“创业标兵”。

从打工仔到老板 创业的信念从来没有放弃

走进位于宜春南路的青年谷创意产业园,入目即是一整面荣誉墙——“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西省新经济孵化器试点单位”等30余面奖牌展示着产业园4年以来取得的成绩。由此可见,青年谷创意产业园已经成为了宜春创新创业的一只领头羊。

而领羊人陈诗丙,曾经只是一个朴实勤劳的打工仔。18岁刚成年,陈诗丙就如众多老乡一样前往深圳务工,寻求谋生之路。凭借着江西老表独有的勤劳肯干、吃苦耐劳,陈诗丙从小小的学徒工一步步晋升为厂长助理,但他并不满足。“自己创业当老板才我想干的。”

1996年,陈诗丙多方筹资创办鸿祥纸类制品厂,之后搬迁新厂,扩大规模,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更名为金亮包装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90年时代一名普通创业者走过的酸甜苦辣。但正值企业做大做强之时,一场意外的大火,让陈诗丙苦心经营的事业付之一炬。

但在陈诗丙心中,创业的火苗一直没有熄灭。2007年,宜春招商引资工作人员找到陈诗丙,希望发挥其多年在广州、深圳等地积累的人脉资源,为家乡引荐企业。他也不负所托,为宜春成功引进小神龙、东龙实业等多家企业。通过为家乡引资,陈诗丙目睹了内陆和沿海地区在创新创业环境上的巨大差距,萌生了为宜春年轻人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想法。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口号,更是为陈诗丙心中的创业火苗增添一把柴。他捕捉到新的创业商机便立即行动,马不停蹄前往江浙一带实地走访调研,学习沿海发达城市创新创业举措,多方沟通,汇集宜春本地富有理想和追求的年轻人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来。2016年5月30日,青年谷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开园之初就吸引了40多家企业入驻。

陈诗丙说:“你只要有想法、有创意,都可以来。产业园为有志创业青年提供全套保姆式服务——免费培训、场地租赁、工商注册、员工招聘、税费减免、财务代理、法务咨询等等。”在产业园大厅里,张贴着每项服务对接联系人电话,创业者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求助。

如今,在面积近8000㎡、办公室达40间的两栋大楼里,聚集了从事互联网和大数据相关领域等大小企业共118家。为了扩大产业园规模,在政府支持下,陈诗丙计划在经开区规划建设面积约13万㎡的智慧小镇,目前一期工程已建工完成,未来将实现双园互动模式,为宜春的创业孵化生态提供闭环式服务。

谈到创业经验,陈诗丙说:“你认真了,自己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你就坚持走下去,创业是很辛苦的,别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

身兼数职 回馈社会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

2006年起,陈诗丙开始担任袁州区第三届政协委员,如今已是经历了三届的老委员,十多年间在参政议政提案上涉及招商引资、创新创业、民生服务等多领域。如提出从人才配套、引资人奖励、构建招商引资文化等方面让招商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成长好;从财政资金、财税政策、投资机构、科技合作等多方入手,扶持袁州区创新创业产业发展。

2011年-2016年间,陈诗丙担任小洞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委会负债10余万元的情况下,他筹资修建全村水泥路,建设标准化自来水厂,整修村里引水渠道,投资140万元兴建村委会办公大楼,并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解决了200名中老年村民就业问题。

2015年4月,袁州区水江商会成立,陈诗丙众望所归当选为商会会长。他组织商会成员为水江人民办实事做好事:投资4万元,为水江镇安装路灯,实施“亮化工程”;出资1.3万元,看望慰问水江镇10户贫困户和敬老院,给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2016年起资助考取一本的贫困学生奖学金每人1000元,之后正式成立“助学基金会”;2017年起资助水江苍溪村无父无母孤儿……今年疫情期间,陈诗丙还牵头商会会员向水江镇政府捐献消毒液、御寒大衣以及3万元现金。

在陈诗丙的带领下,青年谷产业园在脱贫攻坚上也发挥着一份力量。一方面针对贫困户所需种养殖、预防虫害或兽病等知识定期开展扶贫教育培训,提高种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收益。目前,已在水江镇、慈化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500余人开展培训;另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上岗就业机会,解决贫困户剩余劳动力问题。 

10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