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曾平根,我现在在鸡鸽棚喂鸡和鸽子。今天吃的是玉米,因为大山里经常有鹰来抓鸽子,所以我只能用网罩着养……”记者见到曾平根时,他正在网络直播喂鸡喂鸽。
△ 曾平根正在喂鸡喂鸽
穿着条纹短袖衬衫,说话轻声细语,眼神充满自信,曾平根给人的印象既内向又干练。然而,对于41岁的他而言,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
家住在袁州区新坊镇涧富村的曾平根,母亲年轻时改嫁,把他带到了这个村庄。由于家里穷,他只读到小学。随后,母亲因病离世。雪上加霜的是,养父又患上精神疾病,两年前也离世。如今,家里只剩下曾平根一个人。而孝顺的他为了给老人们治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耽搁了自己成家。“我不后悔,不想让女孩子跟我一起受苦。”曾平根说。
△ 曾平根正在山里查看蜜蜂情况
2016年,曾平根和养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父享受低保政策,一向勤快、肯干的曾平根不想等靠要,他在家搞起养殖,从养几十只土鸡到鸽子、蜜蜂,做蜂王酒。“说实话,打工也是挺难的。我想就不如自己创业,还能照顾家里。”曾平根说,自己宁愿做一块钱的老板,也不愿做一百块钱的打工仔,因为这是凭自己的本事去创业。
养殖是个技术活,曾平根深知。为了快速掌握技术,他一边自己在网上学,一边参加村里组织的培训,碰到不认识的字还查字典。“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是边学边实践边摸索,就慢慢地掌握了。”曾平根对记者说。
△ 郭建辉正在教曾平根网络推销产品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曾平根推销产品、打开市场,当地镇村干部还主动当起推销员,并利用网络扩大宣传。“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第一个就是发朋友圈,第二个教他发抖音,还有去展销会,把他的产品带过去。”新坊镇涧富村党支部书记郭建辉说。
“自从帮扶干部教会我使用抖音后,我就经常直播养殖过程。”曾平根慢慢发现,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自己的乐趣,又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养的是生态鸡、生态鸽和土蜂蜜,也达到推介自己、扩大销路、增加收入目的。
因为备受关注,网友还给他取了个好记的名字——鸡鸽王。“我很喜欢这个称号,这是大家对我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曾平根高兴地说。
△ 曾平根正在教游客做竹筒饭
2019年,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勤劳务实的曾平根不仅甩掉了穷帽子,经营的生态养殖产业也初具规模。脱贫后的他还办起了农家乐,做起特色竹筒饭。“以前在外面做事闲的时候,我就试着放点米到竹子去烧,结果发现还挺好吃的,那我就试着把它做起来。”曾平根说。
采访期间,曾平根的农家乐就迎来了一批游客。吃过曾平根竹筒饭的刘先生赞不绝口,“好香啊!这也是我第一次和朋友过来,很期待这顿饭。”
曾平根的小日子如今过得有声有色,但是他还不满足。他说,现在事业还不够稳定,产业要进一步提升,自己也要不断充电,努力做更好的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现在事业有点起色,房子买了,车也买了。接下来,我最想做的就是把事业做稳做大,然后找个爱人成个家。”曾平根对未来充满动力。
记者:冯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