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的由来
宜春市地处赣西北,自古属吴越之地,《禹贡》记载西、夏、周时期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二十六年(前211年)分属九江郡。
公元前二百零六年,秦朝灭亡。历史进入了跌宕起伏的楚汉相争时期,今天我们下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逼迫年仅31岁的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自此天下大定。
天下统一后,自然是要治疗战争创伤,修缮城郭,保境安民,自此有了宜春的由来。
《袁州府志.城池》记载:“汉高帝五年,大将军灌婴定豫章郡,六年,令天下郡邑皆筑城,袁之有城始诸此。”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谁打下来的地盘谁负责善后处理,当时的江西叫豫章郡,也就是说整个的江西都是汉大将军灌婴平定的;第二层意思是说宜春地属江西省范围,从此就有了宜春这座城市。
历史记载往往没有传说故事来得有生趣,关于“宜春”的名称,有很多种传说,当然跟灌婴也脱不了干系。话说公元前201年,那是一个春天,灌婴奉高祖皇帝刘邦的圣旨,到宜春筑城。
虽然整个江西是灌婴的部队平定的,但宜春他却是第一次来,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一日雨过天晴,灌婴策马帐外,目的是想去呼吸一下雨后甜润的空气。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绝美的一幅山河画卷:只见一条秀江河穿城而过,江水清澈、湛蓝,一望到底;脚下是茵茵绿草,点缀一簇簇红彤彤的花朵,衔接着一望无际的肥沃田野;极目远眺,是一峰高过一峰的山黛……这正是“宜阳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的完美写照,灌婴决定在此好好筑城。
城筑好了必须要有名字,这可难倒了舞刀弄枪的大将军,一连几日没想出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搅得灌婴茶饭不思,这天深夜,灌婴正在苦思冥想中不觉昏昏欲睡,朦胧中,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仙翁出现在自己面前,婴不由将自己的心思告诉了仙翁。只见仙翁捻须大笑:“大将军呀,难道不知自己正身处春色秀丽气候宜人之地么,说罢用手一拍灌婴的肩膀,踏着祥云飘然而去。
灌婴被这一巴掌拍得吓了一跳,醒来方知是梦,可仙翁之话还犹言在耳,他口里不停地念叨:“春色秀丽,气候宜人。念着念着,心中突生灵感,“春宜县”的县名就在脑海中闪现。
有了县名,灌婴立即召集军师将校商讨,得到大家一致称赞后亲自动手给刘邦写奏章。于是,江西一个叫“春宜”的县便诞生了。
又过去了一百多年,一位名叫刘春的人来到了春宜县为官一任,执政一年后,发现此地不仅仅是春季宜人,更是四季如春。县名应该两字对调为“宜春”,更符合所辖之地的实际情况,于是上奏朝庭更名获准。从此“宜春”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明朝正德版《袁州府志》载:“府治西四里,有泉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曰宜春泉,郡以此名。”
意思是说,在府城衙门以西四里的地方,有一口泉水冬暖夏凉,泉水非常的清澈,莹媚如春;喝入口中,甘冽宜人,于是人们给这泉水取名“宜春泉”,而这座城市也以这泉水的名称而命名。这是“宜春”的第二个由来。
在宜春,也有不少本地人还认为,“宜春”的由来是因为清朝的慈禧太后,其实仔细想想,就经不起任何推敲。
宜春建城至今已有2221年历史,而叶赫那拉·杏贞是在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满打满算,自1861年迄今为止尚不足160年,因此在时间上就完全不符。
但是宜春八景之首“春台晓日”三层楼阁里存放的石碑,碑文“宜春”二字确为慈禧太后御笔而来,有人说这是当年慈禧游览宜春时留下的墨宝,实际上慈禧这一生都未踏足过江南的土地,更别说宜春了。也有人说,这是在某年的立春之日,慈禧游览御花园,看着满园春色,心情特别舒畅,高兴地写下“宜春”二字,被一位即将赴任宜春的官员知道此事,就用重金从太监手里获得,捎来宜春镌刻,夸说是慈禧恩赐,于是就有了“宜春”碑。
其实不管史实记载也好,传说也罢,三个故事于人、于景、于情都表述了宜春的美,欢迎远方的客人来到这个江南佳丽之地。
这里宜常来,这里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