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妙笔生花处,笔袋神韵照文笔。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锦绣文章-中国近现代“笔袋”文化艺术展9月5日在文港镇成功举办,75件近现代珍贵“笔袋”首次在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展览,丰富的展示了近现代民间笔袋的多样性。
文港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毛笔文化之乡”,有着“华夏笔都”的美誉。毛笔制作始于1600多年前,明清时期日渐繁盛,清朝时期文港毛笔成为御用贡笔。中国近代“四大名笔”中,文港的“周虎臣”“邹紫光阁”占其二,至今文港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呈现出“笔不到文港不齐”的盛况,“晏殊故里·进贤文笔”区域品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庆和介绍道,“进贤”自古就是进能纳贤、群贤毕至之地,因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南游在此开坛讲学而得名,孕育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巨然等书画巨擘,“宰相词人”晏殊、晏几道等词坛大家。近年来,进贤县深入实施“文化活县”战略,全面保护好、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毛笔文化传承创新,推动现有毛笔文化博物馆、钢笔文化博物馆、文港毛笔制作技艺传承馆、印文化博物馆等优化升级,并打造出中国毛笔文化第一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周坊村。今天更是迎来了毛笔家族中流通和传播所必不可少的“笔袋”,这将补齐中国毛笔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本次展览展出了自清代以来收藏的各式笔袋,按笔袋的年代、款式、形状分别陈列说明。这些笔袋色彩绚烂,手绣纹样多选择吉祥的花卉、鸟兽,寓意美好;绣在笔袋上的字句,或是抄录文人诗词,或是鼓励人奋进的文字,一针一线,一勾一捺,气韵生动,让人赞叹不已。
而每个笔袋背后潜涵的故事更令人感动。透过笔袋,你能感受到文人的浪漫与精致,有含辛茹苦的母亲对孩子的鼓励,有满心期待的妻子对丈夫的爱意,他们夜以继日,把满腔的热情、希望,透过布头、丝线与祝福叮咛巧妙融合在一起,制作成这柔软、结实又精美的笔袋,送给自己的孩子或爱人,激起他们的奋进之心。
据了解,本次“笔袋”文化艺术展由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进贤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进贤县委宣传部、进贤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港镇人民政府承办,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新余市夏布绣博物馆、进贤县文化产业协会、进贤文港文房四宝协会协办,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进行学术指导,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邹氏农耕笔庄策划。展览将持续到10月18日。
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李小军,南昌市文联党组书记万晓东,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孙立新,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胡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庆和,副县长舒丹以及原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新余市夏布绣博物馆馆长张小红,景德镇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邬亮及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活动。
来源:文港镇
初审:胡玉琼
复审:涂文艳
终审:杨春华
责任编辑:涂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