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已经在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上班了,多亏了就业网的推荐。”求职者江女士说道。今年48岁的江女士,一直苦于找不到安稳又能照顾家庭的工作,市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在送岗进社区活动中,了解到江女士的基本情况和求职需求后,“手把手”帮助江女士在宜春就业网上注册简历,通过宜春就业网大数据比对匹配岗位,积极联系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对接,帮助江女士实现了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方式的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素质、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加之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所减弱,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三拼三促”抓落实活动要求,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从创新模式、分类施策、夯实基础等各方面入手,多措并举缓解“就业难”问题。
创新线上线下招聘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留宜就业。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深入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宜春学院、宜春幼专、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举办校园招聘会,共组织省内、市内重点产业企业235家,共收集4500多个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最终1000多位毕业生与参会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举办59场线上招聘活动,35场线下招聘活动,促进7859位高校毕业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大力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互联网+”工程,打通宜春就业网与“赣服通”数据连接共享通道,率先在全省实现招聘、求职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共导入“赣服通”372家园区重点企业,招聘职位3000个,岗位14942个。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开发青年见习岗位4764个,新增见习人数510人。
分类施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兜牢就业安置底线。在市、县就业创业服务大厅设立农民工专窗,在乡村设置就业服务专员,加强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监测和就业创业针对性服务。落实脱贫人口就业帮扶补贴近2180万元,畅通县外务工、园区企业和帮扶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渠道,助力全市8.02万名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就业率83%,位居全省前列;在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方面,印发《宜春市城乡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探索开发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拓宽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作用,全力帮扶有就业能力及有就业意愿的城镇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已经安置284名城镇解困脱贫对象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大力推广“五分”+“一对一”就业援助精准服务模式,结合送岗下乡进社区活动,一对一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推动全市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7397名城镇解困脱困对象实现就业6929人,就业率93.67%。
率先开展就业示范乡村创建,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围绕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五个方面,在全省率先开展高质量就业乡村示范创建,让就业帮扶工作基础更加稳定、成效更可持续。2021年成功创建100个高质量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今年又选取了127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力争在全市再建100个高质量就业示范乡村。通过创建工作开展,一年来,累计组织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技能、送服务活动698次,技能培训6200余人,打造劳务品牌45个等,服务群众23万人次。100个创建点平均就业率96%、创业率8.44%、参保率近100%,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来源:宜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