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楠木乡:产业细分走上发展新道路

©原创 2022-11-27 21:04  阅读:4209 

“老吴,一起去看看茄子。”近日,刚在村里宣讲完党的二十大精神,袁州区楠木乡楠木村党支部书记邹触军便喊上蔬菜基地的种植大户吴德茂一同前去查看蔬菜长势。同样,在楠木乡官溪村,几名脱贫户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养牛基地,忙着拌料、喂料,看着肉牛茁壮成长,大家都充满了干劲。乡村振兴,产业为先。

楠木乡距离宜春城区50公里,四周环山,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道路?该乡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借助实地调研、专家推介、合理利用既有农业设施等方式发展适宜本地的养殖、种植产品,破解“一哄而上”的问题。新疆褐牛养殖合作社、稻田鸭养殖合作社、大棚蔬菜基地……一个个富民兴村的产业正在楠木乡落地生根。

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官溪村是宜春市级红色名村。近年来,该村在讲好红色故事,做好保护性修缮工程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引进了良种肉牛,打造综合果蔬种植基地,将两种产业打通,实现了可持续循环发展。

走进官溪村新疆褐牛养殖合作社,大棚里的牛群正在进食。与本地牛相比,这里养殖的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体型更大,出肉率更高。“以前村里有不少土地闲置,为了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村干部去了很多地方考察,最终选定了养牛产业,在闲置土地上建起牛棚,并于今年初专门赶赴新疆引进了210头牛。”官溪村干部邓春秀介绍。

为了做好养牛产业,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将25户脱贫户全部吸纳进来,除了年底可以领到分红,务工的村民每月还有4000多元工资。“今年底,首批40头牛可以出售,每头收入2万元。”邓春秀说,随着村里养牛产业的兴起,一些村民也自发养起了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此外,官溪村还打造了120多亩综合果蔬基地,年产值达到30万元。从牛棚来到这里,记者远远就看见路边一堆堆玉米秸秆。“我们这里水源较为充足,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果蔬。这些玉米秸秆都是准备加工成饲料给牛吃的,牛的粪便又可以作为菜地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邓春秀说。

生态养殖帮助村民创业增收

每天早上天刚亮,荷溪村养殖合作社的舒国荣就开始给鸡舍打扫卫生、加饲料,让鸡群出栏“运动”。紧接着,舒国荣又把鸭子往河道赶,待日头高照,再把鸭子赶到田边休息。喂饲料、捡蛋、打扫养殖棚……一直忙到晚上,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现在每月卖蛋、走地鸡、稻田鸭,收入有几千元,口袋比以前更鼓喽。”舒国荣笑着说。

荷溪村位于楠木乡东部,起伏山峦之间是一块块开垦平整的稻田。2021年,荷溪村利用产业帮扶资金20万元,在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扩大合作社规模,通过申请专项资金、优选品种、配备专业人员等方式,动员广大村民抱团谋发展。

通过上户讲解养殖知识,荷溪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把这些走地鸡、稻田鸭分给农户散养。鸡鸭生病了,合作社、村干部帮着当养殖专家。到了年底村集体经济分红时,按照养殖成活数、成活率核算相应奖励,大大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都想把产业做好,让鸡鸭多生蛋、促增收。如今,村里的稻田鸭每天随着清水河穿过洒满阳光的田埂,绘成了一幅创业创收、生态和谐的乡村图景。

眼界开阔了、思路转变了、资源整合的方式变了,产业发展、就业创业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该乡党委书记刘志彬说,近年来,通过充分利用乡、村各级资源,结合当地村民的经验与偏好,细分产业、因地制宜成立种养合作社,有效避免农业项目一拥而上、菜贱伤农问题。“通过引进企业参与、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实实在在带动了村民增收。2021年,全乡一般农户人均收入在1.8万元以上,其中脱贫户的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作者:陈璋)

来源:江西日报、学习强国App编辑:廖怡青、周勇乐


8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