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然地理生态影响下的唐代丝绸之路诗歌创作

2022-11-17 17:37  阅读:2067 

唐诗中有大量与丝绸之路紧密相关的作品。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实际存在的地理之路,地理生态是丝路诗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和最具象的影响要素。唐代丝绸之路横向跨度极大,其所经地区的气候、植被、地貌等自然环境与中原相比千差万别。这种情况下,曾亲身在丝路沿线地区生活过的诗人们自然会受到地理生态的显著影响,并在诗歌中有所体现。

自然气候的文学隐喻

丝路诗对气候的描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展开,并含有一定的隐喻色彩。就气温来看,唐代丝绸之路的主体位于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属于温带沙漠气候。冬季苦寒,夏季酷热,这是诗人们进入丝路后最直观的感受。因此,在唐代丝路诗中,对“寒”与“热”的描写就很常见。

严寒是丝路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特征。因此,丝路诗中有大量对寒冷的描写,尤其是对寒风的描写。丝绸之路位于我国西北,冬季常年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风是极为凛冽的寒风。出生于南阳盆地的岑参对这种中原少见的寒风印象深刻,并创作有不少与之相关的诗歌,如《赵将军歌》: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中原九月正值金秋,而在此地风为刻骨寒风,使生长于此的烈马都被冷到“缩寒毛”,诗歌最后一句虽未明写寒,但通过“貂袍”这一意象也不难联想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寒冷。

除严寒外,酷热也是丝路地区常见的气候特征。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多戈壁沙漠,少植被河湖,因此,这些地区夏季炎热的白昼给诗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折磨。如岑参的《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一诗就是因此而作: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来源:光明日报

编审:易宇琪

审核:刘婷、甘露

7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