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要求,区教体局围绕建设“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区”的目标要求,以“四个着力”为抓手,强化教育担当,夯实教育保障,优化教育营商环境。
抓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在助力服务环境上下功夫。区教体局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完善教育布局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22年,投资2.67亿元,新(迁、改、扩)建袁河小学、宜春二小、宜春实验小学(二期)、明珠学校(初中部)、宜春十中等5所中小学校,年内为全区各学校招聘引进教师311名,有效提升了学校教育保障能力和水平。
抓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在营造法治环境上下功夫。 区教体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全面落实法治宣传进学校进课堂。强化师生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诚信为人等方面教育,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养成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做到了诚信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局机关通过班子会、干部例会及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江西省社会信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营商环境文件,进一步增加了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抓部门协同联动,着力在凝聚营商环境合力上下功夫。区教体局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一揽子政策措施,通过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促进教育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置教体窗口,对业务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切实把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反校园欺凌、反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活动,守护师生平安,为建设平安袁州提供优良教育服务。
抓招生服务改革,着力在经济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区教体局在制定入学方案和安排招生计划时,分类考虑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外来务工等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全面实行“公民同招”,为外来务工、经商、投资人员子女统筹安排入学。落实均衡编班政策,充分满足群众对公平教育的需求。招生服务工作坚持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启用“招生服务e网通”平台,实现报名“零跑腿”。家长只需要登录平台即可完成小升初、幼升小入学信息填报,改变了以往需要携带纸质资料进行登记的状况,减轻了家长尤其是外地家长的负担。推动数据互通共享,实现入学“零证明”。与公安、住建、供水、供电等部门共享实时数据,家长无需到有关部门办理证明事项。实行线上审核,实现招生“零失误”。只需要通过平台即可完成入学资料审核,无需层层审核纸质材料,有效减少了人为失误,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全区共有小学7184、初中8421名学生通过平台完成报名,实现了平台报名、审核、录取全覆盖。
(宜春市实验小学)
下一步,区教体局将紧紧围绕建设“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区”的目标要求,强化“层层带动,人人行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行动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袁州样板贡献教体力量。
(宜春市第十中学)
来源:区教体局 汤如成
编审:刘鑫珂
审核:刘婷、甘露